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0年(第二届)中国钢铁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于10月24日举行。记者从论坛上获悉,钢铁行业将推动绿色标准体系的建设。 规范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和碳排放指标体系。 专家们还就如何建立相关标准体系提出了建议。 我国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总碳排放量的60%以上,约占该国碳排放总量的15%。 它是我国碳排放量,碳排放减少量的制造业。 。 近年来,钢铁行业一直在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钢铁企业在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用和单位排放强度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0多家钢铁公司已经发起了超低排放转型。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闯说,与此同时,我国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钢铁行业需要采取规范化建设,促进绿色低排放。 。 碳开发。 李新创:如何提高环保要求? 您不能简单地停下工厂,必须通过标准。 一是环保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和超低排放水平的不断提高。 此外,环境绩效评估必须长期存在,环境保护必须建立长期机制。 另一种是产品,旨在使绿色消费成为人们日益接受的普遍概念。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伟说,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钢铁的建设。 企业。 通过建立钢铁行业绿色标准体系,实现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 姜维:遵循源头,减排和资源利用的原则,注重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等相关产业政策的综合利用,加强标准制定,形成科学的标准体系 ,规范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指标和碳排放指标体系,建立监测标准体系,提高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水平。 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张刚建议介绍NQI质量基础设施的概念,以促进钢铁行业的标准化。 NQI是由测量,标准检验和测试,认证与评估以及市场监管组成的技术体系和机构体系。 他认为,面向未来,钢铁行业必须加快制定先进标准以实现碳排放目标,同时确保可以应用这些标准。 张刚:应用程序的实现是标准的生命力。 标准的制定必须与测量,测试和认证(尤其是认证)相协调。 实际上,认证和认可是实施标准化的重要系统构造。 如果将两者分别进行改进,效率肯定会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现行标准体系的角度来看,某种行业标准的范围几乎不能局限于行业本身。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标准司司长甘晓斌表示,钢铁产业必须从畅通的产业链角度来改善整个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协调和互补性。 。 和供应链。
甘小斌:钢铁行业制定的标准可能与应用有关,有些标准也与上游有关。 因此,这些标准的链条必须开放,并且这些标准必须协调一致。 被抓紧,否则会给市场带来混乱。 在这方面,我们希望通过构建整个产业链标准系统来促进标准系统的集成和兼容性。
|